: I/ k& w3 k! E6 \. U [1992年这些政策和改革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分水岭,经济建设完全走向市场。1989年后,整个西方封锁中国,当时中央的核心工作就是两件事,一是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所以采用的是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给他们优惠和让利。因此那时任何一个跨国公司的总裁到中国,都会得到高层的接见,但今天跨国公司领导来见一个主管部门的处长都难上加难。那时候借助引进跨国公司的确是打破西方政治和经济上的封锁。当年美国国会每年都会用中国最惠国待遇来挟制我们,这就使得我们下决心一定要加入WTO,彻底铲除套在我们头上的紧箍咒。中国加入WTO这10年,也就是本世纪的最初10年应该称之为“黄金的10年”。这10年我们从全球经济第7位跃到今天第2位,这是最核心的标志性变化。9 t% ]. h C& ]# y/ r# T3 l' [1 z
+ O& h* H8 g% x0 z) M# O
中国最大的信心在于民间创业和企业家精神4 v" r: g! x% l' H
& |5 b2 V# P) f# N" e# m. v
展开大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是什么框架?这60年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两个时期就是毛泽东时期和邓小平时期。毛泽东时期走的苏联版本的现代化把一个农业国建设成为初步工业国,初步工业国的标志就是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的建设。邓小平时期把中国从一个初步工业国建成一个新兴工业国。现在我们讲的转型就是从新兴工业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中等发达国家就意味着中产人群的崛起、消费经济的崛起。在从新兴工业国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今天中国遇到的所有挑战,包括大家热议的所谓宪政、现代性或社会现代化等,都来自于转型带来的挑战。 4 o' W. c5 o, Q; P5 j+ p1 R4 M+ g, `1 a$ u- b
对于中国未来,我的基本判断是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今天很多人有忧患意识是对的,但我认为国与国就是块头对块头,我们已开始是一个强国了,这并非自大。再过1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而且,这只会提前到来。当经济崛起后,本币开始持续升值。从人均4000美元跨到1万美元,会不会出现拉美模式?我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比如韩国、中国台湾,从3000美元到1万美元用了10年,甚至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中国的GDP接近10万亿美元的时候,国际上就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欧盟这三大经济体。 8 g+ b0 L8 R1 ?; s, J( M. r* Z/ h M b/ w# I- s9 W
我认为所谓中产人群崛起就是经济结构服务化。城市人口占60%,第三产业占60%,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这三个指标大概十年内会做到,那时中国经济现代化就大功告成。 % P* U7 F* a C$ G s: @- L/ l- W& k
再谈到另一个问题,就是现代性和国家现代化的问题,现代性或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可能还要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抽象地讲,首先要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才有民主社会。高度法制加上高度民主才能叫做高度文明,我相信中国一代人比一代人聪明。这是我对未来中国大体框架的看法。- e% l! x& R& |/ j9 B